China’s Wine Making Regions: Exploration of Climate, Terroir, Grapes, and the Economic Landscape

中國葡萄酒產區:氣候、風土、葡萄與經濟格局的探索


介紹


中國的釀酒歷史源遠流長,既古老又現代。河南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公元前7000年,中國就已開始釀造發酵型葡萄酒,但直到最近幾十年,中國才開始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受關注、投資最多的葡萄酒市場之一。憑藉地域遼闊、氣候多樣、政府大力支持以及日益增長的國際知名度,中國正在葡萄酒界穩步建立自己的地位。本文將探討中國主要的葡萄酒產區,重點在於其氣候土壤葡萄品種以及中國葡萄酒的經濟影響和未來前景



1.寧夏(賀蘭山東麓)


氣候:

寧夏位於中國中北部,毗鄰黃河,是中國葡萄酒釀造的瑰寶。這裡氣候宜人,屬於大陸性沙漠氣候:日照時間長,降水量低(年均200毫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葡萄緩慢均衡地成熟。然而,冬季氣溫嚴酷(最低可達-25°C),需要將葡萄埋入土中保護,這增加了人力成本。


土壤:

該地區擁有礫石沖積土壤,排水良好,肥力適中。黃土、砂土和黏土層構成了複雜的結構,有利於植物的深層生長。


葡萄品種:

赤霞珠佔據主導地位,其次是梅洛、蛇龍珠(在中國廣泛種植,被認為是佳美娜)、霞多麗和冉冉升起的新星馬瑟蘭。義大利雷司令和長相思等白酒也越來越受歡迎。


葡萄酒風格:

寧夏葡萄酒通常口感醇厚,層次豐富,果香成熟,具有陳年潛力。頂級葡萄酒濃鬱醇厚,帶有黑醋栗、雪松和礦物質的芬芳。


著名酒莊:

銀色高地、賀蘭晴雪、西鴿酒莊、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等讓寧夏走向了世界。



2.山東半島(煙台、蓬萊)


氣候:

山東是中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區,位於渤海和黃海沿岸,擁有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則比內陸地區溫和。然而,潮濕導致的真菌病害是葡萄種植的主要挑戰。


土壤:

山東的土壤類型多樣,有黏壤土、花崗岩衍生的底土,蓬萊的砂質地形排水良好。然而,如果管理不善,較高的降雨量可能會稀釋葡萄的濃度。


葡萄品種:

這裡以蛇龍珠為主,此外還有卡本內蘇維翁、梅洛、夏多內和雷司令。該地區的產量主要由產量決定,但優質葡萄酒也正在出現。


葡萄酒風格:

果味濃鬱,通常酒體較輕,帶有紅櫻桃、草本色調和較柔和的單寧。


著名製作人:

張裕和長城等知名葡萄酒公司在蓬萊擁有大量股份。蓬萊新興的精品酒莊更注重品質而非產量。



3.新疆


氣候: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超過2700小時,濕度低,晝夜溫差大。然而,這裡氣候乾旱,冬季極寒(最低可達-20°C),需要灌溉和埋土。


土壤:

新疆的土壤以沙質和石灰質為主,並伴隨礫石沉積。其排水系統良好,結合滴灌,有助於避免葡萄藤受到脅迫,同時濃縮果實的風味。


葡萄品種:

赤霞珠、梅洛和西拉是常見的品種,此外還有紅地球等當地鮮食葡萄品種,其中一些也用於釀酒。麝香葡萄因其耐熱性而被廣泛種植。


葡萄酒風格:

酒體飽滿、成熟、酒精度高,病害壓力低。酒體強勁,帶有深色水果風味和豐富的香料味。


經濟學:

新疆是中國大型葡萄酒廠的葡萄產地和主要產區。然而,地區不穩定和物流成本阻礙了其持續打造高端品牌。



4.河北(懷來、昌黎)


氣候:

懷來(首都西邊)靠近北京,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生長季節相對乾燥。昌黎靠近海岸,濕度較大,受海洋性氣候影響較大。


土壤:

懷來的土壤為沙壤土,排水良好,而昌黎的土壤為較重的壤土-兩者都有利於葡萄生長,但需要不同的葡萄栽培方法。


葡萄品種:

蛇龍珠與赤霞珠和梅洛一起被廣泛種植。夏多內和雷司令等白葡萄品種在這裡也表現良好。


葡萄酒風格:

酒體中等,成熟度與酸度均衡。部分葡萄酒因海拔和坡度而展現出明顯的礦物感和清爽口感。


著名酒莊:

長城葡萄酒(中國食品)在河北擁有大量資產,並將部分業務重點放在高端葡萄酒市場。



5.雲南(香格里拉地區)


氣候:

雲南香格里拉地區(靠近喜馬拉雅山麓)海拔2200至2600米,屬溫和高原氣候,病害較少,生長季較長,霜凍較少。降雨量較高,但集中在初夏,導致秋季作物收成較為乾燥。


土壤:

土壤為火山土、沖積土,排水良好,富含礦物質。梯田葡萄園依山而建,機械化種植較為困難,但卻能釀造出風土特色的葡萄酒。


葡萄品種:

赤霞珠和梅洛佔據主導地位,但黑皮諾、西拉和小維鐸也正在興起。由於環境優美,有機和生物動力法在這裡更為普遍。


葡萄酒風格:

優雅芬芳的葡萄酒,酸度高,複雜度高,酒精度適中。風格上常與南美洲高海拔葡萄酒相媲美。


著名酒莊:

酩悅軒尼詩旗下的高端品牌敖雲,已吸引全球目光關注雲南。雲南本土葡萄酒因其高品質而日益獲得認可。



6.甘肅(祁連山地區)


氣候:

甘肅的葡萄酒產區集中在武威和齊連山附近。該地區冬季寒冷,生長季節乾燥,氣候類似沙漠。海拔(1500公尺以上)導致溫差較大,日照時間較長。


土壤:

古河床沖積扇上的礫石、沙質土壤。排水良好,但有機質含量低。


葡萄品種:

赤霞珠、蛇龍珠、梅洛、夏多內。甘肅在品種專業化方面仍處於發展階段。


葡萄酒風格:

酒體結構緊實,黑色水果風味濃鬱,陳年潛力良好,但口感略有差異。葡萄酒口感略顯乾澀,但如果樹冠和水源管理得當,則更具潛力。


經濟學:

甘肅位於偏遠,基礎設施不發達,限制了其可擴展性,但其位於絲路沿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未來旅遊潛力巨大。



7. 其他新興地區

遼寧:由於桓仁附近極度寒冷的冬季,這裡釀造的維達爾白酒堪稱冰酒。這款甜美濃鬱的葡萄酒曾榮獲國際大獎。

陝西(秦嶺):葡萄發酵歷史悠久。一些釀酒商正在嘗試夏多內和本土雜交品種。

四川:氣候溫暖濕潤;高海拔山谷附近的實驗葡萄園。

貴州和湖南:在亞熱帶地區採用自然農法的小規模項目,重點關注本地酵母發酵和有機原理。



中國葡萄酒的經濟格局


1.國內市場需求:

中國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城鎮化、中產階級的崛起以及對西方生活方式日益增長的興趣,推動了國內葡萄酒消費的激增。儘管受新冠疫情以及消費者轉向啤酒和白酒的影響,葡萄酒整體消費略有下降,但高端葡萄酒消費在富裕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中正在反彈。


2.政府支持:

中國政府支持葡萄種植業,將其作為農村經濟振興計畫的一部分。寧夏賀蘭山東麓被指定為中國首個法定產區。地方政府為釀酒商提供土地、稅收優惠和基礎設施。


3.投資與對外合作:

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在山東省擁有一家合資企業(甌岱酒莊)。酩悅軒尼詩(Moët Hennessy)在雲南的敖雲酒莊以及桃樂絲(Torres)中國的各種合作夥伴關係表明,國際信心日益增強。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也正在投資葡萄酒電商平台,以提高分銷效率。


4.出口潛力:

儘管中國葡萄酒是淨進口國,但其葡萄酒出口——尤其是來自寧夏和雲南的葡萄酒——在歐洲和北美市場正日益受到青睞。國際獎項和酒標透明度的提升有助於提升全球對中國葡萄酒的信任。


5.挑戰:

中國葡萄酒產業仍在戰鬥:

缺乏標準化的質量

缺乏訓練有素的葡萄栽培師

生產成本高(埋葬葡萄藤需要大量勞力)

消費者對進口葡萄酒的偏好


6.葡萄酒旅遊:

寧夏、雲南和山東的葡萄酒工廠正在開發葡萄酒度假村、品酒室和葡萄酒節。國內旅遊業和社群媒體(抖音、小紅書)已成為強大的推廣工具。


7.永續性和有機運動:

雲南和河北等地區正在探索永續葡萄種植,利用有機認證和清潔標籤行銷。消費者對化學品使用和環境影響的認識正在塑造現代葡萄園管理。

結論

中國葡萄酒的故事仍在書寫,但其快速發展已然重塑全球葡萄酒版圖。從寧夏的沙漠丘陵到雲南的喜馬拉雅梯田,中國葡萄酒釀造體現了古老土地與現代雄心的融合。氣候和風土的多樣性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前提是能夠應對勞動力、品質控制和出口認知等挑戰。從經濟角度來看,葡萄酒產業象徵中國從模仿走向創新,各產區不僅憑藉產量,也日益憑藉品質贏得全球聲譽。全世界都在關注——並品嚐——中國接下來將傾注的是什麼。

返回網誌